铜仁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要点-皇冠体育官网

发布时间: 2022-03-10 17:27 字体:[]


铜仁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盯双“一十百千”总目标,聚焦农业“八个现代化”,率先实现“六个突破”,切实抓好“六个提升”,全力建好“四个农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明确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断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一、聚焦主业主责,盯紧盯牢“总体目标”

2022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88万亩(其中大豆种植28万亩)、总产量稳定在110万吨,力争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54万亩、总产量达到130万吨;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766元,同比增长12%左右。

二、聚焦重点环节,率先实现“六个突破”

(一)率先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上实现突破。

1.巩固拓展生猪、生态茶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进一步调整优化生猪产业布局,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稳定生猪产能,全年出栏生猪275万头、综合产值110亿元、规模养殖出栏量比重60%以上。以松桃、江口、石阡、印江、思南、德江、沿河7个产茶县为重点,做优做强茶叶初加工,大力发展茶叶精深加工,合力构建现代茶产业体系。全市投产茶园达到133万亩,实现茶叶总产量12.95万吨以上、综合产值142亿元以上。

2.确保建成蔬果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10万亩规模化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建设、21万亩规模化标准化特色辣椒基地。建设以沿河空心李、玉屏黄桃、德江脐橙、印江红香柚、松桃猕猴桃等为重点的规模化标准化特色水果基地。发展以石阡和记、思南铭晟乐为代表的辣椒特色食品加工业,加快推进水果分级精包装、果酒加工为主的加工业。2022年,蔬果生产规模达340万亩以上,产量达490万吨以上,综合产值达140亿元以上。

3.加快建设牛羊、家禽、食用菌、特色林业百亿级产业集群。健全金融信贷模式,加大肉牛产业支持力度,全年出栏肉牛34万头、肉羊78万只,牛羊产业实现综合产值达8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梵净蛋谷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家禽产业总部经济,全年出栏生态家禽2650万羽,禽蛋12万吨,实现综合产值50亿元以上。做优做强大宗食用菌,做特做精特色珍稀食用菌,推动食用菌产业加快发展,全年食用菌种植规模达10亿棒、产量50万吨,实现综合产值50亿元。大力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新建特色林业产业基地8.8万亩,抚育和改造特色林业产业基地24.08万亩,综合总产值达36.5亿元。

4.持续培育中药材、薯类、蜂蜜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示范基地建设,做大规模、提升质量,中药材产业实现健康发展,全年中药材产业面积达84万亩以上,产量22万吨以上,产值达40亿元以上。推广以红薯为重点的薯类种植,着力提升薯类单产和品质,壮大精深加工,全市薯类综合产值4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蜂蜜总部基地建设,全力打造“中国蜜都”。全年实现蜂蜜综合产值20亿元以上。

(二)率先在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上实现突破。按照“龙头引领、链条齐聚、产业集群”工作思路,坚持数量、质量与效益并重,通过内联外引的方式,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做大龙头企业总量,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全年引进省内外优强农业企业30家。培育壮大现有各级龙头企业,做优一批产业链条长、影响力大、引领行业发展的“链主”龙头企业,力争省级龙头企业中有3家基本达到国家级龙头企业标准,市级龙头企业中有7家基本达到省级龙头企业标准。指导10家龙头企业开展上市融资工作。

(三)率先在优化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上实现突破。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家庭经营基础地位,提高种养规模,优化农业组织方式,以示范创建为抓手,培育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种养大户、专业大户积极申报和创建家庭农场,引导具备规模、管理规范、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注册认定为合作社。构建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着力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2022年,家庭农场达到2800家以上,市级示范家庭农场达到480家以上,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达到160家以上。

(四)率先在农业机械加快发展上实现突破。从有利、有宜、有助于发展机械化出发,补短板、强弱项。聚焦坝区和主要粮油作物连片种植区,加大播种、采收、移栽等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攻关,重点解决机播薄弱环节技术问题。大力引进、发展小型智能化、多功能、组合式农机装备,发展山地农机装备制造业。继续开展水稻机收减损试验,推进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适宜特色农作物生产的农机新装备,促进设施农业、畜牧业、蔬果业、水产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大力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原则上每个乡镇至少培育1家以上。2022年,全市农机总动力稳定增长2万千瓦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0%以上。

(五)率先在撂荒土地有效整治上实现突破。进一步摸清承包耕地撂荒现状,分类制定撂荒地统筹利用方案,因地制宜选择复耕复种作物品种和技术模式,宜粮则粮、宜经则经。推进撂荒耕地向种植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合理流转,开展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统种统储等全程式、菜单式服务,为外出务工和无力耕种的农户提供全程托管服务。将具备条件的撂荒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畴,提升宜机化水平,增强生产便利性。大力推行撂荒地专项整治县、乡、村试点示范工作。建立健全防止耕地撂荒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农村耕地承包管理机制和耕地承包责任制度。2022年底,全市500亩以上坝区撂荒耕地全面清零,经营主体流转土地不出现撂荒,杜绝出现30亩以上集中连片土地撂荒现象。

(六)率先在农业金融保险服务上实现突破。对机构法人在县域、业务在县域、资金主要用于乡村振兴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力度。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大农户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发挥金融顾问作用,加强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加快发展农业保险及相关再保险业务。建立健全涉农信贷风险市场化分担和补偿机制,充分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作用。

三、聚焦提质增效,着力抓好“六个提升”

(一)着力提升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紧压实县、乡、村三级责任,建立粮食生产台账,切实将粮食生产任务分解到乡镇、到村,落实到户、到地块,坚决完成省级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大力实施粮油增产示范提升工程,开展市、县、乡三级党政主要领导领办粮食增产示范田,建设一批粮食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快“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直供基地建设,确保蔬菜、肉蛋奶、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保供稳价。科学编制市、县两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优先在“两区”和永久基本农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创新投融资渠道,加强亚行项目管理,多渠道争取资金,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2022年,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30万亩以上。

(二)着力提升农业投资。突出谋划一批体量大、链条长、带动强、跨区域涉农项目,延伸补齐农业产业链条,强化项目落地要素保障,充分发挥资金引领和项目带动作用,引导农业产业聚集发展,合理提升农业有效投资。2022年,全市谋划涉农项目300个以上,农业有效投资达160亿元。争取各类中央、省级涉农财政资金12亿元以上;获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金8亿元以上;完成涉农产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5亿元以上,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稳定投入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财政投资项目、农业农村现代化基金项目、涉农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在项目谋划、项目获批、资金到位上实现稳步提升。

(三)着力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行动,支持发展农产品保鲜、储藏、烘干、分级、包装等初加工,积极创建一批生产基地、初加工基地和精深加工基地,建立大型产业联盟或利益联结体。集中市、县、乡资源,聚力培育一批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主攻农产品附加值和综合利用率提升。鼓励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对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的引进,提升农产品加工技术智能化、信息化、工程化水平。继续实施区县党政“一把手”各领衔推进5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上规入统,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9%以上。

(四)着力提升农技服务能力。深化机构改革,强化管理指导,实施奖惩激励,进一步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有效解决基层农技人员“网破、线断、人散”等问题。引导、促进社会化力量参与农技推广,有针对性的将田秀才、土专家、省市农业产业体系专家纳入特聘农技员范围,扩大基层农技人员队伍。对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乡镇农技人员,落实“不受单位岗位职数的限制,即评即聘”政策。培育认定农业专业技能人才,采用“培训 实绩 评价”的方式,开展“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加工能手”评选。

(五)着力提升种业资源利用水平。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突出良种在保障粮食安全和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完成作物、畜禽、水产种质资源全面系统调查和收集保护,形成农业种质资源在利用中保护和在保护中利用新格局。深入实施粮油及特色作物良种联合攻关,培育一批地方品种、主导品种和品牌产品专用品种。结合特色优势产业布局,聚焦江口萝卜猪、思南黄牛、沿河白山羊、复兴猪、石阡苔茶、德江天麻等重点品种,建立一批区域性特色良种繁育基地。贯彻落实种子法,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六)着力提升农产品品牌效益。依托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名片,聚焦“梵净山珍·健康养生”绿色农产品公用品牌,积极培育“梵净山珍·健康养生”系列子品牌,采取多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广泛开展品牌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在主流媒体重要版面、显著位置刊放“梵净山珍·健康养生”品牌广告语与产品信息。聚焦对口帮扶城市、友好城市举办农产品展销会、农博会等活动2次以上。年内筛选10个单品品牌,重点培育、宣传和推广。全市组织申报“两品一标”产品10个以上,到东西部协作城市新开设铜仁绿色农产品展销窗口1个以上。

四、聚焦宜居宜业,全力建好“四个农村”

(一)全力建好富裕农村。高质量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振兴行动,以推广“六共”机制为抓好,纵深推进“村社合一”,逐步壮大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延伸农业产业链,着力解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来源单一且不稳定等问题,行政村(社区)均实现集体经济可持续增长,推动“一强二富三创”目标落实。2022年,巩固提升“六共”机制示范点376个,扎实推进100个集体经济强村建设。

(二)全力建好宜居农村。大力实施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持续改善村庄公共环境,巩固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美化行动。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在巩固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成果基础上,以县为单位,编制农村厕所革命(含新建和户厕问题整改)年度实施方案,加快项目建设,加强项目管理、验收及资金兑现,新(改)建农户厕所2.2万户。

(三)全力建好智慧农村。积极拓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场景,加快大数据、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2022年培育大数据与农业融合标杆项目3个、示范项目12个。开展智慧农业、智慧农机、智慧气象等创新应用推广示范,推进信息技术与农业集成应用示范和推广。推动构建涉及农业产业数据的基础数据资源体系,积极探索智慧农业大数据发展模式,依托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推进中化map beside全程品控溯源体系建设,探索建设铜仁市农业产业“一张图”。

(四)全力建好活力农村。落实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总结提炼试点经验。扎实作好持续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在充分保障农民宅基地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鼓励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依规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推动涉农国有平台公司聚焦主责主业进行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调整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增量资本配置。

五、聚焦措施保障,着力抓牢“四个重点”

(一)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1.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从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作为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持续推动学习贯彻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加强省委第三巡视组对铜仁市农业现代化工作开展专项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确保2022年4月27日前完成阶段性整改,并建立长效机制。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要当好“领头雁”,坚持责任上肩,定期分析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形势,研究部署从严治党及廉政建设工作,听取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工作汇报,将党风廉政建设与农业农村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班子成员要根据责任分工,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工作任务,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

3.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发挥好机关党委作用,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党支部建设水平,推动各级党支部全面达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坚持多措并举,做到常态化开展、制度化推进,不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生活制度。严格党费交纳,按时足额收缴党费。

4.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不断增强党的号召力。强化理论创新,加强阵地管控,管好用好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网站等宣传平台。持续强化“学习强国”“铜仁智慧党建云”学习平台管理。加大“三农”工作的宣传力度,发出“三农”好声音、讲好“三农”好故事、汇聚“三农”正能量,努力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微信公众号刊发铜仁“三农”周动态、月小结、年报告。

5.狠抓作风建设。今年作为全省政府系统“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要持续落实为基层减负各项措施,让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精力去走访群众、做群众工作,在生产一线带领群众致富发展。强化抓工作落实的本领,对部署的工作、定下的事情,雷厉风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决不允许疲疲沓沓、拖拖拉拉、拖着不办。

(二)切实加强机制体制建设

1.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发挥好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农工委、市农业现代化专项组的牵头协调作用,加强对农村工作的调研、谋划、统筹。进一步调整充实各工作专班人员力量,加强队伍建设。切实做好市县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和高质量发展考核工作。

2.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制定完善干部职工管理办法,将作风建设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坚决杜绝慵、懒、散现象,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充分用好考核指挥棒,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扎实抓好年度综合考核,把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年终绩效考核、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

3.加强督促调度检查力度。继续实行“局长联系区县”制度,扎实抓好暗访,采取“四直两不”方式,常态化深入基层和生产一线开展暗访,深入查找工作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指导切实抓好问题整改。扎实抓好抓通报,对于工作推进不力,多次督促调度仍不见起色的,及时通报当地党委政府,或在全市进行通报。扎实抓好约谈,对多次督促、通报,工作仍没有较大进展的,及时约谈农业农村局长,督促作出推进工作的承诺。

(三)切实加强风险防控

1.狠抓绿色发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现农药、化肥、兽药减量增效。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推进农膜科学使用回收,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示范和推广,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加强耕地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健全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力推广区域化集中处理、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有机肥加工利用等模式。完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行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巩固长江禁渔成果,强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涉水工程项目监管,加强常态化执法监督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2022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农膜回收率达80%。农药使用总量控制在1200吨以内,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1%以上,肥料利用率保持在40%以上;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80%以上。

2.狠抓防灾减灾。强化农业农村、水务、气象等部门沟通会商及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建立稳定畅通的自然灾害预警联动机制,及时获取和发布农业灾害预警信息,及早落实防汛抗旱应急物资储备及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措施。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做好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健全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完善植物病虫疫情监测预警体系,提升动植物保护信息化水平。

3.狠抓安全生产。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个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按照“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要求,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举一反三、警钟长鸣,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有效,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四)切实加强法治建设

1.加强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对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大政府采购、重大行政许可和处罚案件、规范性文件制发等事项加强合法性审核。以执法办案为主业,采用“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坚持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全面开展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利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6·16全国安全生产宣传日”等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及农业转基因科普知识宣传活动。

2.狠抓平安建设。建立扫黑除恶长效机制,加强对牲畜屠宰、农资打假、渔业捕捞、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村土地承包等重点行业、领域的监管。深入开展禁毒“大扫除”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植物。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平安建设工作。

3.狠抓信访维稳。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调整充实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七个一”要求,坚持领导接访下访,严格落实包保稳控和领导带班值守制度,及时化解涉农信访问题。


附件:铜仁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推进计划表


铜市农发〔2022〕15号铜仁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要点.xls


网站地图